如何安全用血、节约用血,早已成为临床热点问题。血源紧张是一个世界范围的难题,而异体输血引起的疾病传播又使得人们对输异体血液制品产生了很大的顾虑,中国是一个肝炎高发病率的国家,艾滋病发病率及其病毒携带者的感染率也呈迅速蔓延的趋势,考虑到去年发生的SARS疫情,这些都在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发展包括自体输血在内的血液保护技术。
急性等容量和超容量血液稀释是临床中广泛采用的两个血液保护主要手段。但是,目前尚无权威性血液保护方面的国际指南。在某些特殊人群中,如小儿和高龄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创伤休克后患者、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如果以上情况恰好发生于罕见血型的急症手术患者中,血液保护则更能体现出重要性。
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是在手术开始前自患者体内放出一定量的血液,同时输入晶体液及胶体液以保持血容量不变的一种方法。其具有节血效率较高、生理影响较小等优点,为一种较好的减少手术病人血液有效成份丢失的保护措施,特别适用于体外循环等手术病人,但由于其自体血的采集过程繁琐,而且工作量、费用增加,以及有被污染,输错病人可能等缺点,未能被广泛采用。
急性超容量血液稀释作为围术期血液保护的手段之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不仅具有与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相似的血液保护作用,而且还具有省时、经济、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应用等特点。此种方法目前已经广泛用于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在老年人、儿童以及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则鲜有经验。其血容量增加应适度,需采取必要的监测手段,维持血流动力学和内稳态的稳定。
考虑到可能会针对平时的群体灾难性事件进行救治,战时则麻醉条件及血液来源可能会更加困难,有必要对某些特殊人群如小儿和高龄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创伤休克后患者、高血压患者中的超容量血液稀释进行深入研究,如果有可能则进行一个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操作指南。
中山医院引进全套血液回收仪器,在颅内动静脉瘤和脊柱矫形等手术中已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欢迎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