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顺利结束隔离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部副主任医师刘慧恒发了一条朋友圈,“这趟旅程我们收获了满满的友情和感动,出发前被呵护和牵挂,任务全程受到美女帅哥的精心关照,隔离期间收到太多帮助,最后,感恩所有遇见!”7月18日,她与妇产科林桂华护师一同抵达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此行任务是完成航班的撤侨工作。其中,刘慧恒医生此前曾担任福建省首批援鄂医疗队厦门队的副队长,有着丰富的抗疫经验和防护知识。
这次撤侨工作,可谓是一波三折。航班需要运送一名颈椎骨折和高位截瘫的患者,飞机颠簸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脊髓的急症,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呼吸和心跳停止。为确保万无一失,必须有急诊部医生随行,7月8日,刘慧恒医生接到任务,和林桂华护师一起完成这名患者的转运。
要把这名患者顺利接到广州治疗,她们做了大量前期准备。为充分掌握情况,刘慧恒医生跟患者及同事约定好每晚九点通过视频、语音等形式查房,积极与其主治医师沟通,以便及时监测病情变化。患者是否符合转运条件需要医学评估,脊柱外科的胡治平医生通过远程交流了解患者情况,认为可以转运,专家的认可让她们心中更有底气。
因患者病情复杂,找到适合的头颈部、胸部等固定装置是转运工作的重中之重。急诊部的闵祥辉主任热心推荐了相关固定装置,并顺利联系到产品的服务商。市卫健委和医务部积极协调,呼吸机、吸痰器、铲式担架、脊柱搬运担架等急救装置一应俱全。飞机上还需要一个固定担架,厦门航空公司也积极配合改造。看到担架改造的照片时,刘慧恒内心忐忑,当患者出现呼吸问题后需要到床头开展抢救工作,狭窄的空间无法提供抢救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她建议患者在当地先做好气管插管,并准备魔术扣、绷带、固定绳子等物品把所有抢救仪器安装固定好,尽力打造出一个抢救空间。她们还准备把自己绑在患者的床头,病情出现变化可以立即抢救。为了保证任务不出纰漏,期间,她们不断在人体模型上进行头颈部、胸部等固定装置的实战演练,做好各项应急预案。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只等出发。
临近出发,一个来电告知刘慧恒因为某些原因,这名患者无法登上这趟航班。听到这个消息,刘慧恒遗憾患者无法尽快到广州进行手术康复治疗,当得知对方已积极寻找国际救援组织承担救助任务时,她才放了心。
原定计划改变,直至出发前一天下午,航班的乘客名单终于确定下来,她们马上又开启新一轮的准备工作。这趟航班共有267名乘客,其中有13名小婴儿,年龄最小的才两个多月,年龄最大的老人有70多岁,还有一些外科、慢性病患者,需要做好充足的医疗保障。刘慧恒医生和林桂华护师做了周全的准备,带上了气管导管、喉镜等急救设备和药品。航班的乘客满员登机,她们的任务是监测乘客体温,应对突发急救事件。一些乘客出现腹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经过她们的检查和安抚后没有大碍。经过长途飞行,整机乘客被顺利接到广州。接受完核酸和抗体的检测后,她们于第二天返回厦门,圆满完成任务。
说起这次撤侨任务,刘慧恒感慨万分,“这次医疗保障计划不断改变,时间又紧,压力还是有的。特别感谢各方的支持。市卫健委领导及时指导工作。医院领导细心核对防护物资。厦门航空公司帮助协调氧气用量,保障急救物品顺利登机。此次任务能顺利完成,归功于大家的群策群力。”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欢迎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