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当前位置 :首  页 > 肝胆胰外科
  • 肝胆胰外科
  • 肝胆胰外科

两女子腹腔暗藏“巨无霸”,医生“劈肝取瘤”卸重负!

* 来源 : 肝胆胰外科* 发布人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2-11-09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绝大部分肝血管瘤没有恶变倾向,患者可终身与瘤共存,但仍有部分病人因血管瘤进展,出现腹痛等症状或自发破裂出血,有一定的致命风险而需治疗。

20228月,一肝脏巨大血管瘤患者45岁吴阿姨(化名)辗转找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胆胰外科吴绍峰主任医师,寻求手术治疗。

吴阿姨在2015年外院体检查出海绵状肝血管瘤,当时肿瘤直径小于5公分,予观察处理。两年后,肝脏肿瘤长大至7公分,吴阿姨进行了介入治疗。今年8月,吴阿姨感到肋骨下有压迫感,上医院检查发现肝血管瘤“卷土重来”,全腹盆腔CT检查提示“肝内多发血管瘤,部分相互融合,较大的直径有15公分。

 “吴阿姨在门诊找到我时,非常焦虑,询问是否还有手术机会。我首先安抚她的情绪,血管瘤一般不会有致命危险。但吴阿姨的肿瘤,5年内长大到15公分,直径每年增速达3cm (专家共识:年增速大于2cm ,视为快速增长),不处理极有可能诱发各种症状和相关并发症。我当场说,手术可以做,而且要积极做!” 吴绍峰主任医师说。

吴阿姨肝脏多发血管瘤,左右肝都有,左肝血管瘤最大径有8公分,右肝特大血管瘤最大径达15公分,肿瘤占据整个右上腹空间,挤压到周围器官,可操作空间狭小,手术创面大,易出血……吴绍峰主任医师手术团队克服了诸多困难,顺利实施右半肝切除术+左肝血管瘤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切下的标本像皮球一般大!

随着人群健康体检的普及和影像学检查手段的进步,肝血管瘤的检出率日益增多。去年,吴绍峰主任医师团队还做过一例标本足有6斤重的肝血管瘤,肿瘤累及第一、第二、第三肝门,手术持续了近6小时,手术团队历尽艰辛

找到吴主任之前,50岁的蔡阿姨(化名)确诊肝血管瘤已有6年时间,当时肝血管瘤小于5公分,未处理。2021年年初,一日饱餐后,蔡阿姨出现持续性右上腹钝痛和闷胀感,就诊厦大附属中山医院吴主任门诊,进一步完善检查发现,右肝血管瘤已有22公分。

肿瘤巨大并多发血栓形成,不处理随时有破裂出血的可能。可肿瘤位置又很特殊,累及肝门区各重要管道,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吴主任团队攻坚克难,最终顺利实施右半肝切除术和左肝血管瘤切除术,帮助蔡阿姨拆除了这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

 

专家提醒:肝血管瘤虽是良性肿瘤,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肝血管瘤通常都没有症状,生长较慢,一般不会影响肝功能,不会影响正常生活。临床表现主要和肿瘤的大小、生长的部位相关。如果肿瘤过大,可能会对邻近组织和脏器产生压迫,进而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右下腹压迫感或胀痛。超声检查是肝血管瘤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观察期的病人应遵循医嘱认真做好随访工作,每年查一次B超,观察肿瘤生长情况。

当血管瘤较大且合并以下危险因素时,建议经专科综合评估后视情况治疗:

1.伴发症状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肝血管瘤。

2.进行性增大的肝血管瘤。

3.诊断不明确的肝血管瘤。(即非典型影像学特点的疑似肝血管瘤包块,特别是具有肝炎、肝硬化、肝癌或其他恶性肿瘤病史的病人。)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欢迎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